明末清初的回忆
春风依然,却少了些许暖意,1644年的夏季,却从来没有在人们的眼睛里消失,无论是金戈铁马的皇太极,或是草莽起身的李自成,还是无力回天的崇祯皇帝,都成为了历史中闪耀一下就消失的火花,他们或者悲伤,或者炫耀的看着紫禁城的统治者从一个姓氏换成了另一个姓氏。
或许谁也不知道,267年的大明江山在一次次辉煌后尽然坍塌的如此之快,明十三陵的列祖列宗或羞愧或愤怒的看着子孙把自己的江山丢的彻彻底底。却不能再次重新起身,领着自己的百万雄兵夺回失去的河山。也许只有在海棠树里殉葬的王承恩才懂得这些事情的悲哀和不愿。
辱骂也罢,悲叹也罢,站在山海关里,回想300多年前的冲天烽火,八旗兵马的纵横驰骋和大顺军的嘶哑惶恐,却也是一番寒冷涌过心头。
回想在万历皇帝为储位之争心力交瘁的时候,大他四岁的努尔哈赤在白山黑水之中甘冒风雪,凭借祖上的十三副遗甲成为了辽东之主。这与朱元璋贫民起身,建立一代王朝的功绩何其相似!击破叶赫那拉、收服东北众族、制胜萨尔浒、开后金王朝、立法治器度,戎马之志,何其壮哉!然而兵败宁远城下,却被火炮击伤致死,倒也预示热武器的兴起,可惜野蛮的满清贵族并不知道这些,吞并中原之后,仍是把长矛弓箭的兵种作为主要武装,制度也是修修补补,从未锐意进取。可见其哀哉!再看励精图治的思宗皇帝,大厦将倾的王朝君主,虽有心重整河山,却也无能为力,不仅外有强敌,连国内也狼烟肆虐,先是陕北起义,继而全国叛兵四起,内忧外患,非亡国之君的帝王倒成了亡国之君!何其哀哉!景山上的歪脖枯树或许还记着那个披发浣足的皇帝,掩面将沉重的身体悬在自己身上的可悲情景,那里又有几多不甘,几多惆怅。紫禁城的主人变换不能让紫禁城倒塌,却足以让所有的人民心惊胆战。
有人说是吴三桂折戟了汉人的王朝统治,有人说是八旗兵马的蛮狠暴虐成就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幕幕屈辱,却没有人看到根植在所有人心中儒家理学的可怕和可悲。历史赋予了太多的或许,或许议和之后的明朝可以迅速平定内乱,继而平定辽东;或许吴三桂放弃个人恩仇转而与大顺军联合,八旗兵马也就仅仅是昙花一现;或许李自成能守住北京,那么清王朝的历史也不复存在……然而历史总是书写过后就不能更改,无论我们有多少感叹和伤怀,都只能化成一捧黄土,散落之间,凝固历史的鲜血,化作点点飞沙,飘散在夏季的东风里。
回眸300年前的辉煌和落魄,江山风雨之后的寂寞情怀,却为这个夏季找到一点消暑的方法,挥斥方遒之间,竟然也会洒下几滴浊泪… …